星期一, 3月 31, 2014

灰面鵟鷹 @苗栗通霄

自從上週日觀音山的強大風面, 使 OpenWings 賞鷹沒很順利, 後經艾瑞克大哥推薦一個比占山及八卦山還更好的賞鷹景點, 讓我朝思暮想期待能遇見那分震撼與感動。

從事服務業的我們, 僅有週日的假期可運用, 過去, 路途遙遠的目標, 大部份於週六打烊後, 便會出發前往夜宿, 但, 上週見識到觀音山熱鬧的夜總會, 心有餘悸, 還是決定清晨出發就好。

4:16 發動引擎, 從家出發, 5:13 即下西濱交流道, 約再行駛 20 分鐘便可看見重要標的 "協詮傢俱"。在叉路之前, 仰頭 45 度, 有一隻隼於空中振翅, 因為 ISO 有限, 放棄拍攝; 再往前的 25 度斜坡上, 又看見一隻竹雞於平地過馬路, 但下車後, 牠已走入草叢內, 放棄搜尋; 最後快抵達目的地轉彎處, 再見到一隻黑冠麻鷺, 正沿著山壁覓食, 接著飛進樹叢, 佇立在枯枝上, 這隻有充裕時間可拍, 但礙於微暗, 還是讓相機無法招架, 真是不知所云。有夢最美, Someday...會實現願望滴~

今日結識一位賞猛禽非常資深 (達 20 年之久) 的 Albert 大哥, 他穿著雨鞋, 帶著裝備及笑容行經車旁, 初識, 我們彼此禮貌性地互相點頭一下。走上小山丘, Albert 大哥教我們看風向, 以決定站哪個點比較有機會賞鷹。

昨晚有一道風面從西部進來台灣, 讓北部一週的好天氣, 突然響起雷聲, 刮風下雨。觀看中央氣象局之鄉鎮預報, 幸好沒影響今早預定的行程。但風力似乎不是預報所言, 僅有兩級, 我和 Albert 都感覺陣風至少有達四級, 加上亂流, 直至七點, 在南邊方向才開始看到大量灰面鵟鷹起鷹過境。

Albert 大哥雖有一身樸素裝扮, 但談話過程非常溫文儒雅, 有文青氣質, 後來得知乃英文老師也。 聊天中, 諮詢彼此姓名, 我說我叫: Soya, 沒 3 秒他突然意識到我是誰, 真汗顏, 就是常在可利桑 FB 留話的人。因為有可利桑的關係, 借此機會讓我又知道更多可利桑的故事。

Albert 大哥在 20 年前, 因為有協助過猛禽協會辦活動, 我便很納悶地請教: 猛禽協會設觀測站, 需要什麼條件嗎? (心想: 這個點是賞鷹極佳的地方, 怎麼鮮少人知道, 且亦沒有人在這裡數隻, 除 Albert 自行私下記錄外), 得來答案是: 第一, 視線要好; 第二, 猛禽流動要穩定; 其實門檻沒很高啦! 不過鮮少人知道也好, 以利個人賞鷹空間, 據說所站之處, 以前佈滿芒草。

站在丘陵上, 大多都環顧南、東、北方位, 但 Albert 大哥說有時 "隼" 會從我左邊飛過, 故無時無刻, 我會稍留意面對北邊的左側, 另一個考量點是: 太陽在東邊, 讓光打過來, 拍比較美; 果不其然, 看了好幾隻灰面鵟鷹低空偷渡而過, 實為好笑。後半場, 大哥亦有指引我看遠方塩廠上, 有一隻 "隼" 在逗留。

就這樣, 沒鷹時, 聽聽大哥講有趣的經驗, 如: 新中橫看到灰林鴞的過程, 此刻, 我們會有喜悅的共鳴。不知不覺, 從六時至九時, 已看到 400 多隻的灰面鵟鷹, 真是暢快呀! 大哥說: 赤腹鷹的大量過境, 約在 4/20 左右, 故預計四月下旬會再走一趟吧!

小插曲: 離開前, 我們見苗栗有一票玩沙攤車 (Kawasaki 及光陽國產) 的人, 拿著除草機在涼亭與土地公廟之間, 往下開路。因為我們是光陽專銷, 亦會修沙攤車, 故對方把他們的動向告訴我們。



灰面鵟鷹 (Grey-faced Buzzard)
風向很亂時, 猛禽會比較晚過境, 約七點。相對地, 風平浪靜時, 可能五至六點就要抵達現場。




艾瑞克大哥課後輔導, 教我簡單辨識灰面鵟鷹的方法: 成鳥腹部是規則的橫紋, 幼鳥腹部是不規則的縱紋。 其餘如白眉粗細等就較不容易看了。 至於公母, 據說目前得靠血液基因判斷, 尚無法就外觀直接辨識。 (灰面成鳥)




(灰面幼鳥)






以下兩張圖都是偷渡客, 其實鷹拍得不怎麼樣, 重點在景。與 Albert 大哥談話後, 才得知可利桑曾經亦有來過此處調查, 故想留這兩張景, 給彼岸的他作回憶。

(下圖無法辨識)
可利桑建議: 下次遇到這種距離較遠, 拍也拍不清楚的, 建議不妨先用望遠鏡把鷹看仔細, 會更有幫助的! ^^




星期四, 3月 20, 2014

小環頸鴴 & 褐頭鷦鶯 @台大安康農場

週日有人放毒, 新店台大安康農場有一隻不速之客「戴勝」。隔日早, 果然出現一群拍鳥人士, 環繞農場四周尋找戴勝蹤跡。但第一天, 個人僅看到一隻番鵑在眼前飛行。一切隨緣, 有什麼鳥拍什麼鳥, 畢竟曾經記錄過了。



小環頸鴴 (Little Ringed Plover) - 雄
一片田裡有兩隻小環頸鴴在覓食, 因為有著發亮的金色眼框, 故又稱「金眶鴴」。行走的步調是快走 2~3 步, 停下來, 2~3 步, 停下來。

雄鳥除了有美麗的黃色眼圈, 脖子處還繫有黑色領巾及過眼的黑帶, 頭及背部棕褐色, 腹部白色, 腳呈肉黃色。雌鳥大致像雄鳥, 但牠的領巾及側眼黑帶是偏褐色, 額頂黑色橫帶較窄。



褐頭鷦鶯 (Tawny-flanked Prinia) 
俗名「台灣鷦鶯」, 主要特色是尾羽很長。常 2~3 隻一起活動, 生性活潑地牠, 會在草叢、灌木叢跳躍, 及攀立在芒草莖上, 並鳴唱著清脆的聲音「滴、滴、滴」, 然後不時擺動尾羽。

牠的外型和灰頭鷦鶯極相似, 明顯差異在頭部的色系, 一個是褐頭, 一個是灰頭; 另外, 灰頭鷦鶯的臉部亦較灰黑, 尾羽比褐頭短些。

個人覺得只要超出 5 公尺之遠拍攝, 很容易將牠拍得過曝, 欣賞別人的鳥圖, 亦是如此。





星期一, 3月 17, 2014

白額雁@田寮洋

上週日參加 Nikon D4s 產品發表會, 路途中即有人通報田寮洋有好鳥, 叫我快去拍。只是那時小砲尚在 NRC 維修, 故沒前往, 不過想想, 要是沒有大師清楚的路線指引, 就算去, 亦應該會撲空而歸。真是沒見過這麼 Nice 的大哥, 具體教導我許多, 由衷感謝。

其實, 今日挺忙的, 必須返娘家出差及忙網路線, 但又不想辜負大哥費心思幫我指引。早起, Autumn 和家兄在外面廣場做工, 我則迅速幫父母刷地板 (陽台、廚房、廁所), 並利用空檔, 一邊準備十幾人份的午餐食材, 及照顧麻糬的需求...等, 所幸, 正中午全部完成, 花費工時約 3 小時; 唯一的遺憾: 來不急幫娘親洗澡, 但已知明日是長嫂照顧, 嫂嫂本人很關切娘親身體的清潔, 才稍放心。

抵達目的地, 穿過鐵軌橋下, 眼前站著熟悉的怪手大哥, 這是第二次相遇, 大哥指引我如果走過去拍白額雁。但也許時間過晚, 並沒見到白頭鶴。沒關係, 不須強求, 有的是機會 ^_^

風勢挺大的, 在田間小道放腳架, 剛好橫跨水溝的寬度, 非常 Fit, 一站不好恐有跌下去的糗態。除了距離有點遠外, 白額雁果然好拍, 因為牠只會安步當車, 悠哉地散步。在田間, 仍可聽到遠處孩子們的狂叫聲, 他們爬到鐵軌旁欣賞每一班快速通過的火車, Autumn 教導辨識自強號、莒光號及普悠瑪號, 其中有一班火車, 這些人對著它揮手, 機長亦跟著按喇叭給予回應, 此刻, 這三個男生更興奮了 !!



白額雁成鳥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冬季稀有鳥種, 廣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
牠的特徵點: 頭、頸及背面暗褐色, 翼、尾羽黑褐色, 尾羽末端白色, 胸、腹灰褐色; 成鳥與幼鳥最大差異是: 幼鳥腹部無黑色粗橫斑。以水草嫩葉為主食。





星期六, 3月 01, 2014

黑喉噪鶥 & 黑枕藍鶲

在樹下守候著黑枕藍鶲時, 正前方的芒草堆裡, 不斷發出壓草聲, 仿佛《兒時記趣》敘述著忽有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而來...蓋一黑喉噪鶥也。原本以為有兩隻不同鳥種, 一隻發著長笛音, 另一隻回應著綿羊聲, 待現身才知是同種鳥類。經查知, 牠是模仿大師, 真是失敬, 因為這三日內, 有聽其發出四種鳥音 (另兩種是口哨聲及鴨叫聲), 實為可愛。

黑喉噪眉 (Black-throated Laughing Thrush)
當日拍完這隻原產於中國的外來種, 來不及找到圖鑑資料, 我的活圖鑑於第一時間就幫我開獎了, 幸福! (認識你真好...哈!)

黑喉噪眉是畫眉科, 如果不是牠體型大, 我會以為牠與青背山雀同科, 原因是臉頰那塊大白斑。其特徵點: 額頭、眼睛、喉部為黑色, 身體灰綠至棕褐色; 以昆蟲為主食, 繁殖季在 4-6 月。

雖然是逸鳥, 且據說北台灣已漸漸在繁殖擴散, 預計今年新編列的野鳥圖鑑將列為稀有鳥種。 但, 畢竟是個人第一筆記錄, 還是挺開心的。




黑枕藍鶲 (Black-naped Blue Monarch)
下圖的黑枕藍鶲, 嘴巴正張大發出細膩的 "胡依-胡依" 聲, 非常悅耳。
此鳥遍佈台灣, 身長約 15cm, , 頭、頂、前胸及背部羽色為藍色, 下腹為白色, 頭頂後方還有一團黑色羽簇, 眼睛及虹膜接近黑色, 這對眼珠經常被同事懷欵是假的。